Sunday, 23 September 2007

Leucippus(路斯帕)

=>承認存在論,但以空虛為「非有」。雖然空虛不是物質存在,卻是一種特殊之存在。所以淘汰質多元論說法,以量的還元法重新探討宇宙物質構成與變化

--原子與空虛:將巴氐存在分析為無數的同質元素─原子。原子:祗有量差,而無性質上殊異。原子所具有的量差性格,可歸為形態,次序,姿勢與大小四種,此屬幾何學之延伸性格。他們未討論原子重量性格,只把空虛的存在與原子區別出來,作為不可入性。

-->原子:原子論者認為生滅交替變化,皆是緣乎原子所具形態,次序,姿勢與大小差異性而形成。生滅是因形態結合與分離而成立,交替則是因姿勢與次序的變化而存在。增滅是附加/去除之現象。

-->為了說明變化活動,他預設空虛作解釋,故Democritus的原子與空虛存在著。

--世界形成:
-->最穩定原子在周遭的空虛碰撞,成了大漩渦(生成始源)。大原子較小原子多具衝突抵抗性,故成為漩渦中心。大小與形態相同之原子互相聚合,成為地風水火四元。

-->原子論認為一切運動皆必然,非偶然。所以不同意動力因。一切乃是盲目機械必然。同時,認為宗教信仰是人對自然有恐懼心理產生的。故他們是無神論者。

Labels:

Monday, 17 September 2007

觀賞[Evan Almighty]


前兩個星期天,筆者與一弟兄,觀賞Evan Almighty <衰鬼上帝2>。
之前,部份教會弟兄姐妹都讚許該電影。
當筆者觀賞後,對於整齣電影,實在有不少啟發。

首先,主角Evan向上帝祈求,他能夠改變世界。
上帝(Morgan Freeman飾)應許之。上帝便要Evan建造方舟。可是,當機會來臨,Evan卻不斷拒絕。結果,上帝還是用各種方法,使Evan由無奈到願意接受祂的使命,建造方舟。所以,我們應該把握和珍惜,上帝所給予我們的機會。 那可能就是,榮耀祂的機會。

當Evan從抗拒到全情投入,建造方舟。Evan的朋友,包括議員助理,鄰居,均取笑他。
Evan仍卻堅信上帝的帶領。並為主吶喊。
是故,當上帝將機會給予我們的時候,我們便應該,全然信靠上帝的帶領。 並更加剛強壯膽,為主作見證。

我們本著尊主為大,以謙卑,清心去禱告。主必傾聽!!
同時,不要小看主的大能,主乃創始成終的主,祂必成就。
真的,將一切榮耀頌讚,歸給祂。
圖:上帝與Evan交談

Labels:

Friday, 14 September 2007

區區有睼頭--尖沙咀篇

昔日中學時期,地理教師教導,一個城市最發達地區,就是該地方中心地帶。 有所謂[市中心]之稱。基於香港地理關係,有一維多利亞港,分隔香港島和九龍半島。香港的中心地帶,在香港島是中環,金鐘,灣仔。而九龍半島則是尖沙咀。

是故,所有辦公室,裝潢得美輪美奐,有些更華麗高雅。因此,全是甲級寫字樓。 所以在尖沙咀工作,感覺十分高尚。

近日,筆者因工作緣故,而在尖沙咀上班。
真的,當走到甲級寫字樓,自然地被那種華麗高雅氣氛感染,讓筆者有種氣宇軒昂,成功人士感覺。

筆者起初擔心公司會要求,同事們穿著標準西服上班。幸好,公司是美資公司。
文化上較開放和隨和。所以,只有主管級的同事,大部份是穿著標準西服工作。 其他同事都衣著十分隨意。

另外,也有不少OL出沒:),對於男士們而言,真的大飽眼福。
只可惜,有些實在太庸俗。特別是那些抽煙的。

不過,在尖沙咀吃飯,午餐的價格十分高。而筆者認識的熟食市場[大排檔]太遠。可能需要一段日子,筆者才能找到一些便宜的食肆。

Labels:

Anaxagoras(阿那克哥拿斯)

1.萬物種子:
a)承認巴氐所說「不變性」與「恆存性」,但他以現實存在事物具有無限質差, 認為「有」在數量上應是無限,終於立萬物種子:此種子具有形體,色彩,香味等質差異。
b)主張「有」連續性:因為阿氐發現在食物中早有身體所生長之肉骨髮血, 所以「在一切中有一切之每一成份」。

2.結合與分離:同Empedocles一樣,否定生成變化

3.叡智:
a)阿氐提出種子結合原因為叡智。一切種子最初混合而為無限大的「混沌」, 此「混沌」為巴氐式的「有」。而起之「回旋運動」,形成太空。
特點:
---純然無雜:精神獨立自存,與物質分離,不具任何物性
---支配:不具物質,故能支配。
---認識:一種認識力量。
=>叡智既是能矛認識,以及安排物質宇宙,當以善與美為宇宙目的,使物質宇宙形成有序,調和,合理的生成歷程

批評:
a. 叡智說:從抽象性直觀立場掙脫出來,此為貢獻。
b. 阿氐將叡智作為生成變化理由,其餘則存在而不論,使物質完全失去精神力量干預
c. 由於存而不論,改其理論徘徊目的論與機械論路口。結果成為變相機械論
d. 由於純然無雜動力因,又粗略區分精神與物質,致其理論陷入不調和之二元論困局 (即後來笛卡兒之心物二元論)

圖:阿那克哥拿斯

Labels:

Tuesday, 11 September 2007

人算不如天算

筆者本打算安定後,便進修心愛的證書課程。

誰想知道,當上班之時,那課程名額卻滿了。又要等明年了。

即使有精密估計,卻冥冥之中,...........。

歎~~~~~~~~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Labels:

Saturday, 8 September 2007

白露孤影行

秋月白露天,微風隨處爽,

忽賞文與書,竟為龍和馬,

靜觀蕭瑟韻,無成哀俱往。

何奈孤影行,惟主獨相隨。

Labels:

Thursday, 6 September 2007

青年肯特的煩惱


昔日,德國偉大詩人歌德,有<少年維特的煩惱>

筆者曾記得,某君,曾經如此說,
[…………………………………………至少在這事上, 教會長輩常說不負責任的假話, 在他們眼中不屬靈的青年人反而能實事求事, 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個人屬靈能屬一世嗎?我看每個人在他生命中都有高低潮. 還是看回每個人的性格,背景比較誠實…………………人到了三十, 身上背負著一大堆責任,………………………]
結果又如何?
總不能,單憑[現象]來判斷事物[本質]。
我們必須本著現象學精神,回到事物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
讓事物本身,呈現其真相和意義。

不過,古人云:[三十而立。]
因此,某君有點說沒錯,就是[人到了三十,身上背負著一大堆責任。]
如今,青年肯特,處於坐/立不安之際。
是故,21世紀香港,卻有[青年肯特的煩惱]。
圖:正在幽暗迷惘而煩惱的青年肯特

Labels:

Monday, 3 September 2007

質多元論(Qualitative Pluralism) & 量多元論(Qualitative Pluralism)

Qualitative & Quartitative Pluralism
=>綜合巴氐之存在與赫氐之生成變化
--質多元論(Qualitative Pluralism)
--量多元論(Quartitative Pluralism/Atomism)
特色:承認巴氐存在不生滅之恆存,否定存在唯一性與不動性。確立多數而能運動的存在,且以分合解釋生成問題。

1.Empedocles(恩培多克勒)
--四元/根:
=>承認巴氐存在,無有生滅。但他將存在拆散為多元而實有質差之存在要素—萬物四根。
=>四元是不生滅,但其性質互異。而每一根元本身量上可分,具同質,否則不同根。不可再分為更微小之根元。

--混合與分離:恩氐認為生滅變化本不存在,只不過是四根元分合構成。結合=生成;分離=消滅。*而「混合比例」--形成因萌芽。

--愛憎與世界四期:=>元素結合與分離原由,恩氐提出結合為「愛」;分離為「憎」/「爭」。*亞里士多德批評:[四根:質料因,混合比例:形相因,愛憎:動力因]

=>愛憎更支配世界的循環生氣
第一:因愛結合,憎入侵。
第二:愛被逐外,四元互相分合。
第三:憎全部合結,愛被拼除。
第四:愛重新恢復力量,開始逐除憎於球外

--靈魂論:靈魂為四元混合與肉體同生共死。接受畢氐之輪迴說,故認為靈魂犯罪,而受轉生之苦,倡禁欲/淨化。

--感覺知覺論:外在元素與感官內在元素有接觸,所構成;思想與知識乃由同類元素結合而生之。

圖:Empedocles(恩培多克勒)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