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多元論(Qualitative Pluralism) & 量多元論(Qualitative Pluralism)

=>綜合巴氐之存在與赫氐之生成變化
--質多元論(Qualitative Pluralism)
--量多元論(Quartitative Pluralism/Atomism)
特色:承認巴氐存在不生滅之恆存,否定存在唯一性與不動性。確立多數而能運動的存在,且以分合解釋生成問題。
1.Empedocles(恩培多克勒)
--四元/根:
=>承認巴氐存在,無有生滅。但他將存在拆散為多元而實有質差之存在要素—萬物四根。
=>四元是不生滅,但其性質互異。而每一根元本身量上可分,具同質,否則不同根。不可再分為更微小之根元。
--混合與分離:恩氐認為生滅變化本不存在,只不過是四根元分合構成。結合=生成;分離=消滅。*而「混合比例」--形成因萌芽。
--愛憎與世界四期:=>元素結合與分離原由,恩氐提出結合為「愛」;分離為「憎」/「爭」。*亞里士多德批評:[四根:質料因,混合比例:形相因,愛憎:動力因]
=>愛憎更支配世界的循環生氣。
第一:因愛結合,憎入侵。
第二:愛被逐外,四元互相分合。
第三:憎全部合結,愛被拼除。
第四:愛重新恢復力量,開始逐除憎於球外
--靈魂論:靈魂為四元混合與肉體同生共死。接受畢氐之輪迴說,故認為靈魂犯罪,而受轉生之苦,倡禁欲/淨化。
--感覺知覺論:外在元素與感官內在元素有接觸,所構成;思想與知識乃由同類元素結合而生之。
圖:Empedocles(恩培多克勒)
Labels: 哲學家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