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大國崛起—日本篇

日本,對於上一代中國人而言,非常痛恨的國家。
可是,對於戰後出生的一代,包括筆者在內。
卻是一個值得我們所借鏡和欣羨的亞洲國家。
日本的特色是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恰當融合。
尤其是京都,奈良,鎌倉仍然保留許多古色古香的景色。
可是,大家只要細心觀察的話,其實日本是[西表和內]。
是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之一,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對於自己國家那種特色,稱為[曖昧]。即是[不日不西]。
關於日本的崛起成功,是涉及日本歷史有兩大文化轉捩點,一是在唐朝時候,日本便派遣留學生來華,學習中華文化。之後,實行[大化革新],即是進行漢化。故現在日本的文字,保留不少漢字。而傳統藝術,如和服,書法(書道);品茗(茶道);建築,尤其是京都,奈良兩地的建築物,什麼五重塔,二條城,東大殿…..。若要知道中國唐代文化如何,真有要走一趟京都。
第二是在1874年的[明治維新],也是全面向西方文化學習。如果大家有看過,由影星湯告魯斯所主演<最後武士>和日本動漫畫<浪客劍心>的話,便是以明治年間為背景。當中也敘述了不少新舊文化的衝突。不少明治領導人留學歐洲,且學會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如去英國學習君主立憲,航海技術;去法國學習自由民主思想,藝術;去普魯士(德國)學習法律,陸軍兵制等等。
基本上,明治時代的現代化模式政府制度,殖產興業,是學習普魯士(德國)的發展模式。即是統制式資本主義。以政府為主導的經濟發展。後來,成功地短時間內,透過對外武力擴張(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904年的日俄戰爭),躍升成為世界列強。大家有機會,可以到九州的長崎,北海道的小樽和箱館,東京的新橋一帶遊覽。便可目睹明治時代的景色。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跟不用多說。其中最駭人聽聞,731部隊的活人醫學實驗。所有實驗成果和資料報告,全部由美國政府接收。當然,歐洲納粹德國的科研成果和人才,也是如此。那些精英人士,才獲得免受軍事法庭審訊。站在人道主義立場上,我們必須指責日本。戰後,日本更得到美國的扶植,迅速成為亞洲經濟強國。
總結,日本的成功之處是,[模仿]和[仔細]。換言之,從模仿中學習。他們在模仿過程中,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同時,改良或革新自身傳統文化,從而轉化成為日本獨特文化。如日式西餐,日本咖哩,日本拉麵,山本耀司的時裝,以及中國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等,轉為動漫畫的<龍珠>,<一騎當千>,<橫山光輝版的三國誌>,
由此看來,鄰近地區若要再進一步發展,更加向倭國學習,不是全盤西化,必須在吸收外來文化,同時,改良或革新自身傳統文化,從而發展成為具有獨特的新文化。
Labels: 時間的女兒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