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略巴古的café
昔日,使徒保羅來到雅典的亞略巴古,與哲學的伊比鳩魯學派和斯多亞學派,發生一場辯論。也是(基督教)神學第一次與(希臘)哲學交流的記錄。 2000年後,本café以吹水酬謝街坊,繼續履行文化交流使命。
Monday, 26 July 2010
Thursday, 15 July 2010
唯物情義(愛)觀
近日,筆者閱讀關於水滸傳的處世人生。當中作者提及「情義」,即江湖的義氣,是需要物質灌溉的。作者在水滸傳裡,舉出例證說明,如吳用怎樣"邀請"阮氐三兄弟,去刧生辰綱。金眼彪施恩如何"遊說"武松,替他教訓蔣門神。接著,又以韓信為何不敢背叛劉邦等史實。作者主要說明,江湖所說的義氣,不是無條件,是有物質支持和維繫的。有了「好處」,才有義氣可言。
同樣,「情愛」也是需要物質灌溉的。實踐"相愛"是有條件的,其如何可能? 首要條件就是有一副俊美的外貌。不論男女沒有俊美的外貌,是無法吸引異性。其次的是富足的錢財,或家庭背景。沒有富足的錢財,是無法支持和維繫情愛。此為條件是充分條件。正如內地女同胞所說:「金錢富裕雖然不能讓你有美滿婚姻,卻使你有衣食無憂的安穩婚姻生活。」,「感情是可以在婚後慢慢培養出來。」
是故,如果自問沒有以上兩項條件的話,說明你無法支持和維繫,甚至履行情愛的關係。那麼什麼雙方彼此尊重和包容對方的缺點。那些是前提(條件)得到滿足後,才可以進一步討論問題。或者以社會學來看,可能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罷了。
由此看來,情愛之所以盲目的,因為它是以雙方主觀感官心理的產生。那是不可否定的。它是完全排除客觀因素的。故為「純愛」。可是,當情侶們要實踐和履行情愛時,是需要客觀地考慮雙方家庭背景,各自經濟環境等因素。就好像荷里活電影"鐵達尼號"中的Jack和Rose。若果沒有沉船的話,大家平安到達美國。他們的情愛可能嗎?相信結果不一樣。
話雖如此,其實,真愛是存在的,相愛也是很容易的。不過,在實踐和履行相愛的時候,是需要一定物質條件支持和維繫,以及各自付出代價。那代價可能是你必須一生一世愛護對方,珍惜對方等等。如果你自問沒有那種愛心和心理準備的話,別談情說愛。
同樣,「情愛」也是需要物質灌溉的。實踐"相愛"是有條件的,其如何可能? 首要條件就是有一副俊美的外貌。不論男女沒有俊美的外貌,是無法吸引異性。其次的是富足的錢財,或家庭背景。沒有富足的錢財,是無法支持和維繫情愛。此為條件是充分條件。正如內地女同胞所說:「金錢富裕雖然不能讓你有美滿婚姻,卻使你有衣食無憂的安穩婚姻生活。」,「感情是可以在婚後慢慢培養出來。」
是故,如果自問沒有以上兩項條件的話,說明你無法支持和維繫,甚至履行情愛的關係。那麼什麼雙方彼此尊重和包容對方的缺點。那些是前提(條件)得到滿足後,才可以進一步討論問題。或者以社會學來看,可能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罷了。
由此看來,情愛之所以盲目的,因為它是以雙方主觀感官心理的產生。那是不可否定的。它是完全排除客觀因素的。故為「純愛」。可是,當情侶們要實踐和履行情愛時,是需要客觀地考慮雙方家庭背景,各自經濟環境等因素。就好像荷里活電影"鐵達尼號"中的Jack和Rose。若果沒有沉船的話,大家平安到達美國。他們的情愛可能嗎?相信結果不一樣。
話雖如此,其實,真愛是存在的,相愛也是很容易的。不過,在實踐和履行相愛的時候,是需要一定物質條件支持和維繫,以及各自付出代價。那代價可能是你必須一生一世愛護對方,珍惜對方等等。如果你自問沒有那種愛心和心理準備的話,別談情說愛。
Labels: 沉思
Monday, 12 July 2010
再思我思(瘋癲)故我(不)在

由此觀之,他們兩人對於哲學分析,研究方法,關注重點各有不同。德里達是完全針對文本範圍的,所以他的批判局限於文本,難怪有「文本之外無一物」。那就是充分說明出,德里達對於理性批判和運用,都是來自文本範圍,文本之外是屬其他範圍,那是遠離討論主題,不應討論。傅柯不只是文本內與文本外,都是他所討論範圍和主題,故其論證是宏觀的。
在他們爭論中,我們又可以理解到,作為普遍理性如何同化,或排除差異的力量。
瘋狂(精神病)是不屬於人性範圍,也根本無法在理性秩序下,獲得許可。不過德里達的看法提醒我們,感性,瘋狂沒有什麼實質性不同。換言之,夢幻,感覺也是理性的他者,只不過它們與瘋狂相比,較弱一點。在笛卡兒而言,每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但在理解卻是平等的。
在重讀笛卡兒<沉思錄>時,可發現笛卡兒是在處理瘋狂經驗,感性經驗與理性關係。故他說,「我們睡覺時想像出來的那些夢想,決不能使我們懷疑自己醒時的思想不真,因為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也可以出現非常清楚的觀念….」,「不管醒時睡時,我們都只能聽信自己理性提供的證明。」「真實的思想一定要在醒時的思想裡尋找,不能到夢裡去尋找。」
笛卡兒又說,「我是一個在思維的東西,這樣是說,我是一個在懷疑,在肯定,在否定,知道的很少,不知道的很多,在愛,在恨,在願意,在不願意,也在想像,在感覺的東西。」由此,笛卡兒認為一個「在思維的東西」,同時也是一個「想像和感覺的東西」
因此,「我思故我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Labels: 沉思
Saturday, 10 July 2010
如夢的虛無--漂泊前行

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是不濟的時候,他者很少出現起來,即使出現,也匆匆忙忙離開。偶然,聽到其他她者們閒聊分享,她們讚美他者是「高級品」,又說人家不太成熟。偶爾,眉來眼去,寒暄的言詞,總是撲朔迷離,若即若離。起初還認為他有什麼事幹罷了。可是,理性的動起來。情欲的也暗暗告訴他者,作出適當的心理準備。直到某日,又聽到她者們的閒聊分享,他者說「…他是工程師,當我上班/出差時候,他便休息..........」那就是他者的有效(不在場)証明。
近日,自身整理David Hume哲學的筆記。所謂沒有必然因果關係。是指必然聯繫,乃是主觀心理的習慣。一切行為取於passion/feeling。Reason(理智)是處理事實。因此,那一夜的祈許,那一日的笑容,都不能說明他者什麼,也不代表什麼。只能理解為主觀心理的習慣,或者是上天的眷顧。唯一能夠証明「情感」是具有片段實在性,甚至有時間性。
忽然想起佛家某一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惜福」,也就是珍惜能把握住的當下。……珍惜現有的,不強求「得不到」的,也不要對「已失去」的過份傷懷,「失去」已是現實,把他永遠放在心上就好,他若在天有靈,也不想你悲傷度日。」
作為「無用之人」的都市遊蕩者,非以雙腿成全,終究是精神的無所依歸和永恆漂泊。然而,閱讀班雅明的憂鬱且坎坷的人生,格外情投意合。真的希望自身,成為那青空之行者裡的飛行員優一那樣,拼命地戰鬥,直到灰飛煙滅,化為虛空。在青空中的灰燼,歸於塵土。遠方的漂泊,終能安息。就像日本的櫻花與武士道,在殘酷現實中,盛放最浪漫的時刻。山下智久的"Loveles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dmTGOKUWUU&feature=related
圖片取自美女攝影師Jolie
Labels: 沉思
Tuesday, 6 July 2010
Let's go to dying
現實生活就是如此虛/無和荒/謬。有點不是味道。一切迷惘與失落所生的實在感,一切看來安靜,原來他者曾經在世上活著的,又有他者的幸福和等候的期盼。那麼就與Maximilian Hecker一起 Let's dying。說讓漂泊的心,感受一下虛空的實在。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ELux2vpWkwLabels: 美樂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