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的虛無--漂泊前行

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是不濟的時候,他者很少出現起來,即使出現,也匆匆忙忙離開。偶然,聽到其他她者們閒聊分享,她們讚美他者是「高級品」,又說人家不太成熟。偶爾,眉來眼去,寒暄的言詞,總是撲朔迷離,若即若離。起初還認為他有什麼事幹罷了。可是,理性的動起來。情欲的也暗暗告訴他者,作出適當的心理準備。直到某日,又聽到她者們的閒聊分享,他者說「…他是工程師,當我上班/出差時候,他便休息..........」那就是他者的有效(不在場)証明。
近日,自身整理David Hume哲學的筆記。所謂沒有必然因果關係。是指必然聯繫,乃是主觀心理的習慣。一切行為取於passion/feeling。Reason(理智)是處理事實。因此,那一夜的祈許,那一日的笑容,都不能說明他者什麼,也不代表什麼。只能理解為主觀心理的習慣,或者是上天的眷顧。唯一能夠証明「情感」是具有片段實在性,甚至有時間性。
忽然想起佛家某一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惜福」,也就是珍惜能把握住的當下。……珍惜現有的,不強求「得不到」的,也不要對「已失去」的過份傷懷,「失去」已是現實,把他永遠放在心上就好,他若在天有靈,也不想你悲傷度日。」
作為「無用之人」的都市遊蕩者,非以雙腿成全,終究是精神的無所依歸和永恆漂泊。然而,閱讀班雅明的憂鬱且坎坷的人生,格外情投意合。真的希望自身,成為那青空之行者裡的飛行員優一那樣,拼命地戰鬥,直到灰飛煙滅,化為虛空。在青空中的灰燼,歸於塵土。遠方的漂泊,終能安息。就像日本的櫻花與武士道,在殘酷現實中,盛放最浪漫的時刻。山下智久的"Loveles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dmTGOKUWUU&feature=related
圖片取自美女攝影師Jolie
Labels: 沉思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