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 May 2010

千草檢察官之最終推理事件


近日,閱讀土屋隆夫先生筆下的名偵探—千草泰輔檢察官系列,最後推理故事—[不安的初啼]。故事是以一封兇手寫給檢察官的自白信開始,是有別於過往小說敘事寫作模式。兇手並不打算推翻自己罪行,也不爭論犯案事實,而是坦白地說明因為某一事件導致他犯罪的心路歷程和內心糾葛。在那封自白信的敘事裡面,一方面回溯前陳往事,另一方面,插敘其他相關事件,如何產生其犯罪心理。土屋隆夫先生條理不紊又層層疊疊,分明地將事件的真相始末舖成出來。

同時,故事是以人工授精為題材的推理小說,身為醫生的兇手,本來透過先進人工授精醫療技術,幫助有心生育小孩卻不孕夫妻們,為他們帶來希望。可是問題在於捐精者身份,這和許多倫理道德與禁忌有所衝突。由此可見,人工授精技術的確地,對於人性與道德價值,造成不安的挑戰。書裡將會詳細說明,一位拯救性命的名醫,如何成為奪取性命的兇手整個犯案經過。

另外,該故事是屬於「倒敘推理」。即是著重描寫計劃與執行犯罪的人心理上掙扎和糾葛,以及掀起殺意過程。和過往推理小說敘事模式不一樣,是完全從兇手角度來描述事件始末。是故,兇手面對自己的昔日行為所帶來的後果,感慨天意弄人。土屋先生卻在兇手自白中留下伏筆,暗藏出人意表的結局。不失本格推理特色。

名偵探的千草檢察官於故事中段才登場,他根據罪案現場狀況的不太正常現象,對於刑警們偵辦方針提出質疑。最後,憑著他的破案直覺,冷靜地破解兇手的不在場証明。雖然如此,檢察官也無法查出兇手的犯罪動機。因此,兇手的來信恰恰填補這個空白。

對於那出人意表的結局,筆者的確感到意外。兇手感到縱使名醫,卻難逃心計與命運的玩弄,導致一時殺機。整體而言,<不安的初啼>的故事敘事模式十分新鮮,反映出土屋先生對創新寫作手法的嘗試。同時,他仍然在字裡行間,滲入不少近代日本詩人的名字,俳句和相關意境,使整個推理小說,增添一層文學色彩。土屋先生真是一位傑出推理文學家。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