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易文電影座談會

黃淑孄說,在易文的電影裡,甚有南來文人情懷,如透過啞巴之自由。而且以女性為電影主題。如在情深似海,曼波女郎等,反映出葛蘭與易文拍檔下,產生化學作用。它們的特色,又善於描寫男女曖昧關係。又反映都市充滿著危機,不少電影以舞女/歌女為主角,卻對其不加任何道德判斷。反而呈現感情上焦慮。如小說[閨怨]裡,描寫情人,丈夫,妻子三者的關係,他的敘事手法,以女性內心獨白,道出矛盾心態(丈夫,使其生活穩定。情人,令其社會),沒有浪漫化外遇。
1951年,小說[金縷曲],他以男性角度,描寫女主角的吸引力,反映脆弱心理矛盾。於是在電影[月夜琴調]中,「一信兩表」手法,充分表達此種脆弱心理矛盾情感。由此可見,易文的雅俗處理方法並不對立,反而可以融合起來。其後[青春兒女]的寫作方式,以個人感情寫文章,非用概念寫文章。反映出他以平衡心態,融合各方面。
影評人舒琪則說,從易文背景出身,我們可發現,他非學院出身的,並沒有受到正統電影訓練。1934年[一夜風流]得到啟蒙。何非光,劉納歐等(右派)影評人曾提倡電影為享受。易文以寫作出身,其作品十分嚴謹,描寫人物情感。實在具有文人導演之稱,使到電影更具一種文學性。
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拈花惹草,浪漫聲色。於是故事背景,多以風月場所發生,表現出情欲和理智之爭。如[小白菜]裡,層次漸進—屋,門,簾,帳。我(舒琪)個人認為,在[海棠紅]裡,李麗華的演出甚好。
而[溫柔香]中,林黛初次到訪張洋那一情節,從光影和空間使用,使我(舒琪)十分感到易文對電影語言運用利害。同時,易文也懂得與藝術掛鉤,以愛情為輔助,處理各種男女關係,三角關係。最後在[星星-月亮-太陽]裡,可見他利用廠景,燈光,人物和物件移動,場景大小,描寫出女性間友誼怎樣建立。
Labels: 光與映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