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瘋故我在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節錄<瘋子的世界> P.277
近日,筆者發現了一本奇書<瘋子的世界>。翻閱幾個篇章,就驚訝起來。因為那本書並不是什麼艱澀的學術著作,也不是什麼嚴肅的心理學理論,只是一本走進瘋子世界的文字記錄。
「這個世界,究竟是甚麼樣的?」這個問題,編撰者高銘先生滿有興趣地問身邊的朋友。朋友們得到的回應,可能很容易就能猜想到─「你瘋了嗎?」。
也許,很少有人會去想那問題,也很少有人面對那個問題。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告訴大家,要好好努力賺錢,然後建立家庭,生兒育女,升職加薪,買房子,環遊世界,退休等等,有誰人認真地,而且有空去在乎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於是,使高先生忽發奇想,不如去問問另一些人群--「精神病患者」。當提起精神病患者,他們給社會大眾的印象,很多是暴力、危險、行為古怪、胡言亂語,總之聯想「瘋癲」一詞有關,以及「生人勿近」。
高銘先生利用所有閒暇時間,花了整整四年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機構,與那些「非常態人群」進行近距離交談。經過深入對談,他赫然發覺,那些精神病患者和心理障礙者,不乏是思維邏輯極為清晰。
正如某一病患如此說:「原來我認為不正常的那部份,其實才是真的本質,而之前一直被一種假象覆蓋著。」
另一個笑著說:「我只是個精神病人罷了,曾經是個哲學老師。」
甚麼人才是真正的瘋子?或許,我們只能從「瘋子」身上那裡,找到答案。瘋子=「精神病患者」就是以我們從未想過的角度去觀察這個世界,卻揭示人類另一個心靈領域。那麼「正常人」的我們又怎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世界。為什麼我們無法了解他們,還是他們無法了解我們?
與精神病患者接觸後,高先生反問一下,自己是否有問題。他卻以「人生若只如初見」,作為總結那些經歷和旅程。同時使他學會尊重未知的存在(存有),也是對自己存在(存有)的尊重。給自己一個嘗試去了解和辨識的機會。這樣才有思考和探索的空間。
讓筆者想起笛卡兒,尼采,拉康(Lacon),福柯(Foucault),齊澤克(Slavoj Žižek)等後現代思想家。也明白為何尼采會瘋癲,福柯為何積極維護瘋癲人士權益,且大力批判精神病治療制度,以及如何影響文明發展。原來問題就在「瘋癲」處隱藏著。那本書真的值得我們正常人細味。
Labels: 私房書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