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6 November 2007

亞略巴古的對話錄—三個管家篇

一會兒,有點喝的,船長J提起喝了一口咖啡。店長正在抹杯子。
”近期,證券市場下跌。你有沒有[趁低吸納]入市?”船長J問道。
“沒有,因為現在市況受到外圍市場影響,如美國次按風暴,前景未明,使到市場波動大。”店長答。
“說得對,我也沒有入市了。所以作為小投資者們,真的要小心了。”船長J道。
“沒有想到你也會投資理財。我還以為你懂得航海的。老實說,有關投資的事,一知半解,部份均由一些基金公司負責。看來,既然你對於那方面,有些心得。那麼,你告訴我知道。”店長道。

“不過,有些事項必須先說清楚的。”
“什麼事情?”店長疑問道。
“就是有些對於投資的理解。”
“是怎樣的理解?”
“他們認為那是不對的。真的不對麼?可是,馬修先生在福音書的第25章:第14至第30節。不是記錄了有一位主人按著三位僕人的才幹而分派銀子去做買賣。結果,首兩位的,都賺取金錢回來。那第三個僕人卻把那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不做買賣。反遭到主人的責備。這個故事,除了教導我們善用上主賜給我們的才幹外,也盡我們作為管家的職責。而管家的職份,包括現實生活上,善用錢財。因此,我們必須懂得投資理財。當資產增值了,便好像頭兩位僕人一樣,將賺取的,理應奉獻給教會。”船長J道。

“經你這樣說,讓我聯想起有些信眾和傳道人士。他們就像那第三個僕人,只把銀子放在銀行裡。而不去作一些高回報的買賣。”店長道。
“店長,你不要怪他們。他們也做得正確,起碼,銀行對於存款分派利息。只不過,他們並不夠進取的。所以,那些傳道人士本著良善的態度去教導信眾的話,是完全正確的。同時,高回報的買賣,必涉及高風險的。我也不會建議這樣做的。我的問題是某些傳道人士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財務。卻對於從事投資理財的人士污蔑化。請問從事投資理財的人士,他們正正當當的,勤奮地作工,又量力而為,把賺取金錢,又做十一奉獻。到底有什麼不對?難道好像他們一樣。那第三個僕人完全是不對的。”船長J道。

店長道:“我當然明白。現在時代轉變了。尤其是經濟全球一體化,打工仔要供強積金,稍後又要供[強醫金]。假如我們不去投資和善用辛勤所得來的錢財將來老年的生活就沒有保障了。真的好可憐!!故此不能獨善其身。包括作為宗教人士和信眾。總要學會投資理財,一方面,讓[自己所管有的資產]增值;另一方面,將投資理財所得的,奉獻給教會,為主作更大的事。作個唯主忠心的好管家。”
船長J道:“對!假若沒有管家的職責,第28至第29節:[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你有沒有看清楚,是一種能力資本主義。有能者居之。和某些服務性行業一樣,如地產代理,推廣電訊。真叫人害怕。是故,我們真做好管家。”

“言歸正傳吧,船長分享一下。投資的第一步應該如何?”店長期待地問道。
“剛才,你提及有保障的老年生活。若要老年的生活有保障,便要積累財富,未雨綢繆。若要增加財富,先要在儲蓄上做功夫,當任何人在其儲蓄上做了功夫,令儲蓄經過一段時間而有所增加,就是最基本投資。所以儲蓄,便是把金錢投放一段時間,日後能取得更大的回報。投資的定義,就是犧牲金錢的現值以換取其未來價值。”船長J道。
“哦,原來如此。難怪在小時候,父母常常教導,我們好好儲蓄。”店長道。
“沒錯,投資的第一步,就是[儲蓄]。我有口渴。想點添咖啡吧。”船長J道。
(本篇完)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