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左與右(二之一)
從基督教左派和基督教右派的背景來看,乃反映出兩種神學模式漲力,即是大學神學與教會神學。且左右兩派,均各有不足之處。如果各走極端的話,都對於教會的合一性,造成損害。可是,那種神學分工又是必須的。鄧紹光博士也認同。問題是如何綜合起來。
在實際和具體情況,左翼的基督教往往關心,協助一些弱勢/團體,忽視了福音的教導和委身。即是幫助群體,沒有將福音給他們。或者,嚴重的是他們忽略,隱瞞上帝的公義屬性。強調包容,寬容,關愛屬性。舊約聖經裡,上帝是烈火。對於罪惡,十分討厭。
另外,在幫助那些弱勢/團體時,反而被那些團體利用教會力量,爭取其政治本錢,達到某些政治目的。
沒錯,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應當關心社會和有需要的群體,正如好撒瑪利亞人。聖經和基督也是這樣教導。可是,弟兄姐妹必須先禱告,和保持清晰的理性頭腦,多了解問題核心和事件真相之間關係。免得我們落入某些群體的圈套。
另一方面,保守派常勤勉信徒靈修禱告,委身事奉教會,效法基督。這都是應該的。不過,現在不少信徒都是大專以上畢業,或者是專業人士等。換言之,教會事奉不可以單一事奉模式。而需要發展些多元化,與時並進的事奉模式。當然,信仰核心—基督,是不變的。
言歸正傳,因為老一輩傳道人在學歷較遜色,信仰經歷卻得到主的美好屬靈恩賜。確實令華人教會得到奮興的成長。因而無形之中,導致他們內心並不太認同,擁有學識的,以及高學歷的信徒。以"知識叫人自高自大。"為口號,不斷鼓吹反智氣氛,於是一方面,未信的知識份子們無法真正認識基督教本身,那豐富的信仰內容,另一方面,不少高學歷信徒黯然離開教會,使到基督教無法與中國文化,或其他學科對話與結合,讓華人認識基督教那豐富的信仰內容。
所謂"有怎樣的傳道,便有怎樣的教會"。結果,華人教會形成一種反智現象。
繼而,教會完全莫視信徒在日常生活的境況與挑戰,以及沒有認真地,積極地以理性了解和探討社會/事件始末,且盲目地信守聖經。祇要與聖經教導相背,便群起而攻,不斷訴諸宗教情感。給未信者(非信徒)產生一種非理性的無知,和認為每個基督徒都是傻瓜。(叫我信耶穌?好像你笨蛋才會信耶穌,我才不信,咁無腦。)
那種反智現象核心是,信徒們缺乏認真地,透徹認識自己所信奉宗教的信仰。換言之,平/穩地認識基督宗教。對於基督宗教信仰核心內容,如三位一體,道成肉身,基督為何要在十架上死,苦罪問題,生死問題。筆者大膽地說,(部份)信徒完全不認識,或者一知半解。更不用說什麼思考信仰和研究。完全反映出(部份)教會對於信徒,欠缺基本培訓,包括信仰基本認識,教會歷史等等。而部份教會信眾也不聞不問,只做個不痛不癢基督徒。
(待續)
Labels: 沉思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