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之分(二之一)
關於左右之分,是政治學上的區分。起源是在法國大革命,國會議員們對於如何處置法國皇帝路易十六一家。大家分別表態在議席上。
坐在議會右邊,都是主張從寬,應該革除皇帝實質權力,保留皇室身份。像英國。
坐在議會左邊,都是主張從嚴,應該處死皇帝一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從此,所謂左派,右派之分因此而來。
後來發展到意識形態方面,即是思想/行為上的區分。
左派代表是開放,進步,革命,急進。
右派代表是保守,守舊,改革,緩慢。世稱為”保皇黨”。
跟著,再細分為激進和溫和。如下表:
激進左派(極左)
坐在議會右邊,都是主張從寬,應該革除皇帝實質權力,保留皇室身份。像英國。
坐在議會左邊,都是主張從嚴,應該處死皇帝一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從此,所謂左派,右派之分因此而來。
後來發展到意識形態方面,即是思想/行為上的區分。
左派代表是開放,進步,革命,急進。
右派代表是保守,守舊,改革,緩慢。世稱為”保皇黨”。
跟著,再細分為激進和溫和。如下表:
激進左派(極左)
溫和左派
中間(偏左/偏右)
溫和右派
激進右派(極右)
不過,有例外的。大家都知道,信奉共產主義的人士,均稱呼"左仔"和左派。
為何我們又稱呼他們為"保皇黨"呢?是否有矛盾?
因為自馬克思,恩格斯的倡導。當時,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一套代表著自由,進步的思想。
所以那些共產黨黨人,也認為自己代表先進,進步。自稱為”左派”。
可是,當他們奪得政權,建立政府。便要維護自己的權力和既得利益。打擊其他反動勢力。他們變成守舊,改革的集團。換言之,他們是”名左實右”。那麼,我們又稱呼他們為”保皇黨”。
以上是左派,右派的基礎認識。 (待續)
不過,有例外的。大家都知道,信奉共產主義的人士,均稱呼"左仔"和左派。
為何我們又稱呼他們為"保皇黨"呢?是否有矛盾?
因為自馬克思,恩格斯的倡導。當時,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一套代表著自由,進步的思想。
所以那些共產黨黨人,也認為自己代表先進,進步。自稱為”左派”。
可是,當他們奪得政權,建立政府。便要維護自己的權力和既得利益。打擊其他反動勢力。他們變成守舊,改革的集團。換言之,他們是”名左實右”。那麼,我們又稱呼他們為”保皇黨”。
以上是左派,右派的基礎認識。 (待續)
Labels: 沉思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