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尼采-心靈更新
上星期四的哲學講座,主題是討論在[水滸傳]裡,部份英雄在道德上有問題。好像李逵,武松不問情由,見人就殺。宋江,吳用經常不擇手段,迫人上梁山。也有駭人聽聞的食人肉習慣。於是反映出英雄是否需要符合某些道德標準。還是符合道德標準,才算是英雄?老師引出了牟宗三,尼采和德性倫理學的觀點來說明。結論是水滸人物之所以是英雄,乃是他們面對不公平情況時,當時當刻,本於「義之在」作出行動回應之,殺人是理所當然,無辜就是無辜,算他們運氣不夠。
同時,反映出現代社會許多價值觀都被教養化,尤其是基督教價值觀。正是尼采所批判基督教所在。會後,一同學詢問筆者,作為基督徒如何面對那種批評。筆者則回應,將那些批評視為一種提醒和自我反省。不要像他們所批評那樣。
恰巧,星期五晚教會舉行培靈會,講者是蔡志強牧師,主題「緊緊擁抱被人丟棄的教會」。他提醒我們,基督本身就是被人丟棄的,教會就是一群被揀選的,我們仍然是罪人。所以不要抱有被揀選的,產生屬靈自大心態。惹人反感的,那是不對的。反而自問一下,作為罪/人的我們有沒有與耶穌基督同心,擁抱這個「家」?在新一年裡,盼望我們需要心靈更新,擁抱這個丟棄的「家」。
其實尼采的批判,是有他的時代背景。西方社會漸漸現代化,尤其是歐陸各國,而教會亦經過啟蒙運動的洗禮,都走上理性化的道路,使到教會的制度化,甚至僵化。信徒則理性化,對於靈性受到抑制,更產生一種靈性上自大心態。這就是尼采看來不健康。人們滿有活潑的心理,沒有得到健康的舒展。
Labels: 生活隨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