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5 September 2009

性感普遍化


於本月初,參加一個關於靚模現象講座。講者是梁麗娟教授。

她說,關於少男少女當模特兒拍廣告,昔日已經有了。為何靚模出現,成為社會大眾關注呢?由於梁教授指出,坊間的娛樂雜誌,女性模特兒擺出撩人姿勢,一直渲染一種軟性色情文化,製造許多扭曲,且不真確的性文化,尤其是女性的形象。


金融海嘯後,廣告公司因預算大減,不能聘請大明星做代言人,而少女模特兒的身價便宜。於是聘請她們做代言人。其次,過往娛樂公司都願意培訓新人,但「海嘯」後,心態和思維也改變,同樣不願花費培訓新人,也聘請「靚模」為新人。因此,造成一眾靚模的出現。


梁教授說:其實傳媒宣傳一信息,就是「性感=吸引力=自信」。只要大家觀察一下,時下女性的衣著,便會發現大部份性感起來。那種衣著性感與工作的性質完全沒有關係。目的只是為性感而性感,而且具有普遍化趨勢。


好像近日開學了,梁教授的女兒跟她說,某某Miss竟然身穿露肩露背吊帶裝。另有一次,梁教授被邀請出席,一個由離島婦女會主辦的講座,地點在東涌的,負責的場地安排是位女性的註冊社工。那位社工小姐身穿露肩吊帶裝,而且十隻手指均有日本女歌手-濱崎步的招牌彩甲。從上述兩個經歷,梁教授便分享說,女性衣著打扮,與她們的工作身份,好像已經沒有關係。(衣著反映出某些工作身份和專業態度,如律師與客人會談,必須穿著西裝。)


由此看來,那種性感普遍化,無非叫大部份女性不可不性感。所言甚是,就筆者觀察,現在不少女士身穿露肩,露背,吊帶裝,(超)短褲,迷你裙,人字拖~~~~等等。


總之,在衣著打扮趨向性感。對於大部份男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想入非非的思想,甚至潛意識地鼓動男性隨時準備對她們,進行性侵犯,即是鼓勵強姦的文化。


對社會的影響,社會環境對女性生存愈來愈不利,男性霸權與消費模式的資本主義結合,使到男性更有系統地宰制女性,視女性為性慾工具。將她們客體化,非人化,虐待,甚至狎玩,去除女性的感受。只可惜,資本主義下的邏輯,工具化的思想和消費心態主導香港社會的發展。作為家長,教師和教會人士的我們,實在有必要正視那種現象,並且好好培育年青一代,使他們有個整全正確價值觀。


1: 時下女性性感衣著的典範

2: 低胸吊帶裝 (模特兒: 台灣名模—白歆惠小姐)

Labels:

2 Comments:

At 15 September 2009 at 20:36 , Blogger ivylaw said...

"男性霸權與消費模式的資本主義結合,使到男性更有系統地宰制女性,視女性為性慾工具。將她們客體化,非人化,虐待,甚至狎玩,去除女性的感受。"

為甚麼你會得到這個結論?

以前的女性不敢穿得暴露,原因一﹒怕引起男士的衝動,對她侵犯,
原因二﹒怕被人定名為淫婦,從此沒好日子過。
現在的女性喜歡穿甚麼就穿甚麼,因為︰一﹒她知道社會法治能保護她們的安全,即使男性天生比她們強壯她們也不用怕被侵犯,二﹒她們的生活不再建基於別人的目光,她們自己賺錢養自己,不用依靠別人,因此無須事事討好別人。為甚麼女性衣著潮流改變會是"客體化、非人化、去除女性的感受"的表現?我認為剛好相反,是個體意識抬頭。

女性穿得漂漂亮亮,甚至性感,很多時不是穿給男性看的,是穿給女性看的。你也許聽聞過不少女生對着老公和男友不化粧不裝扮,但出席姊妹聚會就必定要出動戰衣。

 
At 19 September 2009 at 01:30 , Blogger amos-ken said...

對於你的觀點。其實,當晚在Q&A時段,已有一位姐妹提及此觀點。梁教授都認同,女性主義是正確的。可以喜歡穿甚麼就穿甚麼。只不過消費主義下鼓勵消費的邏輯,女性並未即時察覺。

而筆者認為,問題是男性仍然主導著社會的發言權。消費主義發展,製造許多虛假需要,使人落入不真實消費圈,包括男性自己在內。加上傳媒的宣傳效應,而女性的購物消費的行為特別明顯。各位女性應該去意識,並站起來反映之。

經過,與你溝通後,明白到[性感]衣著,對女性不一定造成壓力。女性可以自主,自由地選擇自己所喜歡衣著,以及生活方式。有姿色,便可以性感些。相對昔日(封建)社會,沒有自由去選擇,只有一種生活模式。現在女性的自主地位已大大提高。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