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略巴古的啟蒙
(經文--使17:16-34)
今天,對於生活在資訊爆炸時代的基督徒,以及大專普遍化的信徒而言,除了靈修,禱告,傳福音外,遇到一些難懂的地方,那麼,教義神學究竟有何意義?是否有用?與我們有什麼相干呢?
使徒保羅初來到雅典的亞略巴古,與當時古希臘哲學的伊比鳩魯學派(Epicurean)和斯多亞學派(Stoicism),發生一場辯論。也是基督教神學第一次與希臘哲學交流的記錄。
斯多亞學派,認為人生而具有理性,這理性不只是人的靈魂的本質,又是世界的最終基礎。人的理性與世界的理性同質。無論順從理性就是順從自然。[1]是故,以追求良善為人生目的。
至於伊比鳩魯的學說,由於他們繼承原子論哲學家德謨克里特(Democritus)所主張的原子論,認為以追求快樂為人生目的。關於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與伊比鳩魯的學說之間關係,可參考馬克思(Karl Marx)的博士論文。[2]
而使徒保羅,藉著他們的「未識之神」理解,批判他們哲學的欠缺。同時,宣講出福音的合理性(論述基督的超越性和普遍性)。結果有幾個人決志歸主。
對於日常生活有何啟發?
透過使徒保羅的經驗,說明大使命,包含了文化使命。即是在傳福音時,面對一些異文化-思想(非基督教文化),須要作出回應,並且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
因此,我們必須認識清楚我們的信仰。接著,熟識時代的思潮動態。尤其是青少年潮流動態和社會發展趨勢。且我們願意與那時代的思潮動態,進行理性對話,並且批判其盲點。最後,宣講基督的福音比他們的思想,更為合理性及真實性。
參考書目:
[西洋哲學史],傅偉勳,三民書局
[理性.真理.信仰],唐崇榮,探索者
[界限與倫理 - 潘霍華的倫理神學],鄧紹光,香港浸信會神學院,2006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研究],孫伯鍨,南京大學,2002
[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魯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使徒保羅初來到雅典的亞略巴古,與當時古希臘哲學的伊比鳩魯學派(Epicurean)和斯多亞學派(Stoicism),發生一場辯論。也是基督教神學第一次與希臘哲學交流的記錄。
斯多亞學派,認為人生而具有理性,這理性不只是人的靈魂的本質,又是世界的最終基礎。人的理性與世界的理性同質。無論順從理性就是順從自然。[1]是故,以追求良善為人生目的。
至於伊比鳩魯的學說,由於他們繼承原子論哲學家德謨克里特(Democritus)所主張的原子論,認為以追求快樂為人生目的。關於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與伊比鳩魯的學說之間關係,可參考馬克思(Karl Marx)的博士論文。[2]
而使徒保羅,藉著他們的「未識之神」理解,批判他們哲學的欠缺。同時,宣講出福音的合理性(論述基督的超越性和普遍性)。結果有幾個人決志歸主。
對於日常生活有何啟發?
透過使徒保羅的經驗,說明大使命,包含了文化使命。即是在傳福音時,面對一些異文化-思想(非基督教文化),須要作出回應,並且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
因此,我們必須認識清楚我們的信仰。接著,熟識時代的思潮動態。尤其是青少年潮流動態和社會發展趨勢。且我們願意與那時代的思潮動態,進行理性對話,並且批判其盲點。最後,宣講基督的福音比他們的思想,更為合理性及真實性。
參考書目:
[西洋哲學史],傅偉勳,三民書局
[理性.真理.信仰],唐崇榮,探索者
[界限與倫理 - 潘霍華的倫理神學],鄧紹光,香港浸信會神學院,2006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研究],孫伯鍨,南京大學,2002
[1] 鄧紹光: <界限與倫理-潘霍華的倫理神學>,香港浸信會神學院,2006,P.25
[2] 探討德謨克里特與伊比鳩魯的學說之間關係,可參考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德謨克里特的自然哲學與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 - 青年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研究>,南京大學,2002,P.68
<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Labels: 沉思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